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健康的意识不断增强,“保健”、“养生”等话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药食同源物品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和重视。
一、来由及现状
药食同源的思想起源于古代。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便提出了药食同源的观点。唐朝时期的《黄帝内经太素》[1]也云:“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五谷、五果、五菜,用之充饥则谓之食,以其疗病则谓之药”等。《备急千金要方》及《食疗本草》中详述了果实、菜蔬等食物作为药物治疗疾病的方法。由此可见,中医药学的传统理论,药与食既有同处,亦有异处。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一样同样能够防治疾病。
20世纪80年代,“药食同源”的概述在国内出现[2]。直至今日,卫健委公布的药食同源物品有110种(其中9种在征求意见)。这个名单的公示及日益增项更新,明确了使用规格、制定了质量要求、给出了食用剂量范围,这些都是对药食同源物质的肯定,也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促进了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
二、问题及分析
药食同源物质并非绝对安全,虽源于食物,其本质具功能性中药及其物品,具有药性与归经,使用不当也会引发不良反应。如花椒空腹食用会强烈刺激胃粘膜[3],山楂过量食用会导致胃酸过多,银杏生食可出现呕吐腹泻等情况[4-5]。值飞等[6]对药食同源物质不良反应的文献进行分析(共收集515份文献,涉及病例1707例),发现可产生不良反应的药食同源物质多达46种,其中以食物形式使用后产生的不良反应有933例,达54.66%。追溯药食同源物质不良反应案例,主要的两大因素为滥用和错用。
1. 服用剂量偏大。中医自古有“不传之秘在量上,治病之巧在量上”、“药味要紧,分量更要紧”的说法,可见量是影响这些药食物品有效性的关键所在[7]。
黄芪为“补气之长”,是养生良药,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2015版《中国药典》[8]中规定做药用时黄芪的用量为9-30g。陈少萍[9]总结了黄芪及其制剂不良反应的有关实例,结果显示有2例食用炙黄芪30g时出现失眠症状;5例患者服用大剂量黄芪(30g)时出现血压升高症状,停用黄芪或方剂中去掉黄芪后症状消失,血压正常。周龙云等[10]认为黄芪大剂量长期服用可能会发生一些脏器功能性改变,且伴有病变性风险。白果的不良反应案例也多见,徐芝芳[11]分析了22例急性白果中毒的案例,发现熟白果的食用量均在10~80枚左右。《四川中药志》中提到:“白果,3~5岁小儿,一次服30~40粒易中毒”[12]。由此看来,药食同源物质虽相对安全,但使用量也要有个依据,长期大量服用会增加中毒的风险。
2. 服用时间过长。药食同源物质本质为天然中药,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很多,有生物碱类、多糖及其苷类、醌类、黄酮类、皂苷类、木质素类、萜类、挥发油类等,是中药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这些化学成分可分为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和无效成分(不具有生物活性)两种[13]。长期服用会使无效成分在体内的蓄积增加,从而增加其对机体的作用,增强副反应。
酸枣仁具有“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之功效”。长期服用后,酸枣仁中的三萜类物质累积会产生刺激性作用,出现口唇发麻、流口水等不良反应,此外长期服用酸枣仁还会导致胃酸过多。山楂为健胃消食良药,被开发为多种零食。但山楂中含有大量的有机酸、果酸、山楂酸等,容易造成胃酸猛增,长期食用会刺激胃粘膜。生山楂中的鞣酸与胃酸结合容易形成胃结石,长期空腹食用会引起胃溃疡,胃出血,甚至胃穿孔[3]。决明子可润肠通便,降脂明目。周宇红等[14]实验研究表明决明子长期服用可引起肾、睾丸等靶器官病理改变,还可引起结肠、直肠、肠系膜淋巴结等靶器官病理改变。决明子中含有蒽醌类的大黄素、大黄酚等化合物,这些成分在长期体内蓄积可引起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15-16]。因此,药食同源物质应酌情使用,不可盲目长期服用。
三、食用及建议
1. 注重基源。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中药资源种类众多。异物同名、同物异名、种质变异、一药多源的现象自古有之,这些多基源的药食同源物质质量和药性差异都很大,成分含量也有明显差异。
杏仁是一种药食同源的物质,我国华北、西北各地的杏树栽培品种有200种以上,分为甜杏仁和苦杏仁两种。王淑英等[17]通过实验研究表明,甜杏仁中主要含有蛋白质、钙、锌、铜、各种氨基酸、挥发油等营养成分。邹小娟等[18]用HPLC测得苦杏仁中苦杏仁苷的含量约为3.3%。张玲等[19]测得甜杏仁中苦杏仁苷的含量仅为苦杏仁的5.42%~6.79%。此外,药材的产地较多。在古代人们就认识到特定自然环境对药用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因此有“道地药材”之说。随着中药野生资源的减少,供需呈现不平衡状态,引种栽培技术的发展使栽培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南北地区地理环境及气候差异较大,温度、水分、土壤、海拔、甚至虫害等都会影响药用植物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20]。王丹等[21]对不同产地苦杏仁中的苦杏仁苷进行测定,发现内蒙苦杏仁皮中苦杏仁苷的含量最高,含3.38%,河北苦杏仁皮中苦杏仁苷含量最低,为0.82%,山东苦杏仁中苦杏仁苷含量最高,为6.46%。因此,不同基源、不同产地的药食同源物质中化学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在使用时应慎重选择,优先选择道地药材。
2.规范加工。炮制是中药加工处理的一种方法,可通过蒸、煮、炒、炙等手段起到减毒增效、改变药性等目的,从而提高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李时珍在《本草纲目》[22]中记载:“莱菔子之功,长于利气;生能升,熟能降,升则吐风痰,散风寒,发疮疹;降则定痰喘咳嗽,调下痢后重,止内痛,皆是利气之效”。说明炮制改变了莱菔子的药性,生品与熟品功效截然相反。甘草生用、炙用,其功有异。生甘草味甘偏凉,主要用于泻火解毒;炙甘草味甘偏温,以益气补中、缓急止痛为胜[23]。二者功效也截然相反。白果中含有银杏酸、白果酚等致敏物质,赵娟等[24]分析了白果中毒的案例,其中有9例为生吃5~12 枚白果。所以白果不可生食,应炮制使用,炮制对白果起减毒的作用。
因此,炮制可改变药食同源物质的药性及毒性,若错用炮制品或应炮制而未炮制不仅不能起到疗效,还会适得其反。
3. 配伍使用。药食同源物质常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要有一定的中医理论基础,配伍要得当合理;可相互提高功效或降低不良反应。与中药或其他物质配伍不当,可能会抵消疗效甚至是毒性反应。
栀子、马齿苋、鱼腥草为苦寒品,同时服用会增强寒性,损伤脾胃引起腹泻。肉桂、龙眼、枸杞为温热品,同时服用容易内热伤津,口苦咽干,甚至流鼻血[3]。甘草药性虽平,但使用中也应重视配伍禁忌。甘草与清热解毒类中药合用,可引发感染源;长期与抗炎类合用,会引起胃溃疡或胃出血等[25]。白果和苦杏仁都会在分解生成氢氰酸,同时服用会造成氢氰酸积累过多毒性增加[3]。在使用药食同源物质时,应注意与其它中药的配伍禁忌,合理应用。
“药食同源”是在食物和药物发现中总结的智慧。虽说为食物,但和药物一样具有偏性,具有四气五味,因而除了提供基本的营养外,还具有和药物类似的功能作用。使用时应先考虑其药属性,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到服用量、服用时间、基源、产地、炮制方法、配伍禁忌等问题,可能会造成安全隐患。因此,我们应根据体能状况及药食同源物质的性质合理使用,注意所用药材的产地及品种基源,科学配伍,合理使用剂量,从而做到安全合理的使用药食同源物质。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