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雾霾成为不少都市人烦恼的问题,除了空气净化器这样的针对性产品,养肺止咳类的药品和保健品也渐成热门商品。这其中,以生产止咳化痰药著称的中成药生产企业潘高寿再度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在潘高寿纪念馆里,至今还保留着香港《商报》在民国时期关于广东十大名家良药的报道,当时叱咤药界的联春堂、马百行、何家巷都榜上有名。斗转星移,时过境迁,曾经风光无限的药店巨头一个个退出历史舞台,淡出公众视线,而作为首批中华老字号,起家于光绪年间的潘高寿,却历经几度炮火纷飞,依然屹立不倒,更手握两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价值排名全国前列的老字号品牌。
潘高寿的长盛不衰,背后有着怎样的经营秘籍,又有哪些传奇故事?或许,仍要从这家治咳“鼻祖”的岭南文化基因中去找。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彭琳
掌柜言
优质产品是传承文化最好的载体
“我认为关键在于制定了专业治咳养肺的战略路线。”问及潘高寿如何做到“长寿”,杨东升这样回答。他说,中医有云,肺为华盖,为五脏之天。潘高寿120年来一直致力于养肺治咳,并推出了针对不同症状不同年纪的一系列产品。
杨东升介绍,目前潘高寿以生产治咳养肺药物为主线,以生产儿科、妇科药物为辅线,同时挖掘大健康产品潜力,形成药品和大健康产品并驾齐驱的品牌格局。对于未来的发展,他提出三个关键字:聚焦、下沉、个性化——聚焦拳头产品,渠道下沉,产品个性化。
2006年,潘高寿获得国务院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称号。2007年至2008年,潘高寿凉茶保密处方和专业术语、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分别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潘高寿成为中国医药界唯一拥有“双国遗”的单位。
杨东升说,作为一家百年老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耀眼的荣誉,但同时也意味着潘高寿肩负着巨大的社会责任,其中就包括了传承岭南的传统文化。
在杨东升看来,文化的传承需要载体,而质量过硬的产品就是最好的载体。他介绍,潘高寿在原材料采用上一向是优中选优,比如用于生产川贝枇杷露的川贝和桔梗都来自四川,枇杷叶选用广东清远的,全是最上乘的道地药材。“未来,潘高寿将继续秉承‘积功累德、济人济事’的宗旨,为百姓健康带来福祉。”
街坊议
名人名流共赞潘高寿
潘高寿的消费者中不乏名人名流。如上世纪90年代,全国政协副主席程思远久咳不愈,后服用了潘高寿蜜炼川贝枇杷膏痊愈。程思远就曾特意为潘高寿公司题字,以示感谢。
1992年初,著名书法家启功南下广州参加学术活动,水土不服,偶感风寒。服用了潘高寿产品后,不咳不喘,心平气顺。是年初冬,启老为表达谢意,为企业题诗一首:“积功累德潘高寿,妙药灵丹济人世;保得艺林书画手,三冬写遍岭南春。”
还有一位是著名歌唱艺术家郭兰英。在治愈后,郭兰英向“宋庆龄基金会”主席康克清介绍潘高寿系列产品。康克清仔细观看潘高寿商标,一字一句念到“这名字起得好啊,潘高寿,盼高寿,谁不盼高寿啊!”
上河图
一锅一浆一石一器
一个大铁锅,一把木头浆,一方磨药石,一套装药器材,坐落在广州番禺区工业园的潘高寿纪念馆保留了当年制药时的原汁原味。
纪念馆的大门由红实木制成,古香古色。推门而入,刻有“潘高寿”三个大字的屏风映入眼帘。墙壁上,挂着众多政界要人、名人雅士与潘高寿颇有渊源的故事集锦。馆内四周,用玻璃框陈列着潘高寿生产线上的各种纪念小物品。
书桌上,整齐摆放着潘高寿各个时期的不同产品。其中,印有潘百世和潘郁生头像商标的川贝枇杷露最引人注目。纪念馆的正中间,井然有序地摆放着当年制药的整套工具:一锅、一浆、一石、一器。
在纪念馆中,还专门安排有工作人员讲解和演示潘高寿的传统制药工序。置身陈列馆内,听着古老的故事,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明火煮药、木浆搅拌、手工装瓶的制药年代。
论道
把握“大”历史中的“小”机会
从最开始的“长春洞潘高寿”到后来单独使用“潘高寿药行”;从公私合营的“潘高寿联合制药厂”到“文革”时期的“广州中药七厂”;从恢复后的“广州潘高寿药厂”再到如今纳入广药集团旗下的“广州白云山潘高寿药业”,潘高寿名字变迁的背后便是一部广东近现代史。
放在历史长河里来看,潘高寿肇始于光绪年间,民国时期崭露头角;日本侵华年间韬光养晦转战外地,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联合制药;“文革”时期暂停业务;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竞争中涅槃重生。
这期间,正是抓住了时代潮流转变中的机会,潘高寿方得以发展壮大。例如在中医药衰微之时积极借鉴西药制剂工艺,又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坚持走“治咳养肺”的专业化路线,做到术业有专攻,再如利用“治咳专家”的基础,积极对主导产品进行二次研发,推出周边系列产品,提出“大健康”产品概念,顺应时代需要。
坚守老字号企业质量为先的优良传统,发挥岭南商业文化中敢为人先、果敢务实以及对市场始终保持敏感的特质,则是像潘高寿这样的广东老字号企业能够抓住机会的深层次原因。否则,如果仅靠一时的营销攻势,固步自封,眼下的强者也会败给时间。
“与时俱进,老字号需要创新,但创新不能狭隘理解为仅仅是变化。”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宋俊华认为,“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些价值用当代的语言重新发掘,焕发它的生命力。”
解码一▶▷
百折不挠
炮火下数易其址浴火重生
潘高寿的创始与发展,活脱脱是一部广东近代史。
清朝末年,美国政府推动西部开发,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因此在中国东南沿海招收“契约华工”,也就是俗称的“猪仔”。这些主动或被动前往新大陆淘金的“猪仔”里,就有潘高寿创始人之一的潘应世。
到美国之后,潘应世先后在金矿做过苦力,在洗衣铺当过学徒,在餐馆当过侍应,慢慢攒了一些积蓄。光绪十五年,潘应世带着在美国当“猪仔”辛苦挖到的第一桶金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里——广东开平。
潘应世的大哥潘百世是一名坐堂医生,坊间小有名气。两人商议联手创业,一拍即合。
1890年,潘氏兄弟到省城广州,于高第街正式挂牌开张“长春洞”药房。长春洞是前店后场式的药铺,前店卖药,后场制丸,雇工10余人,进行作坊式生产。创立之初,主打当时岭南地区最有销路的蜡丸药品。长兄潘百世对于药材处理、炮制、封蜡等环节一一亲自打理,严格检查。“长春洞”出品的蜡丸声名鹊起,远销海内外。
20世纪初,潘氏兄弟相继去世,药铺由潘百世之子潘逸流、潘应世之子潘楚持共同经营。没多久潘逸流、潘楚持又相继离去,转营他业。药铺由潘百世的四子潘郁生出任司理。
但世事难料,潘郁生接手不到10年,1924年广州爆发商团叛乱,位于“天字码头”附近的长春洞惨遭炮火,倾刻间夷为平地。商团叛乱平定后,长春洞一带的店铺损失惨重。但潘郁生没有就此放弃,他开始着手另选地址,东山再起。
经过多方思量,潘郁生看中了十三行。选址敲定后,潘郁生把战乱时走散的老师傅和工人重新召集回来,继续经营传统中成药。不到一年时间,店铺重新营业,以“长春洞潘高寿”新字号亮相十三行路豆栏上街。
但好景不长,1938年,广州沦陷。地处十三行的潘高寿药行和其他药行一样遭受日本军机的轰炸,毁为废墟。考虑到广州发展难以为继,潘郁生萌生到香港、韶关等地投亲靠友的想法,借此延伸潘高寿外地的经营。
几经艰辛,潘郁生的儿子潘祖馥、潘祖芗终于在香港、韶关成功落地潘高寿业务。从此以后,潘高寿雄踞香港广东两地,逐渐壮大。
解码二▶▷
顺时应变
借鉴西医始创镇店之宝
如今,潘高寿最出名的“镇店之宝”早已不是蜡丸,而是治咳效果显著的潘高寿川贝枇杷露。这个变化的背后,是广东人务实开放、善于应变的独特文化观念。
原来,辛亥革命后,西风东渐成为潮流,西医西药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传统中医却面临危机。潘郁生正满怀雄心准备在中成药专业化市场上大干一场,却面临着民国政府打算“废除中医”的局面。
这对于传统中成药无疑是一大冲击,长春洞潘高寿传统主打产品蜡丸的营业额也一落千丈。潘郁生敏锐捕捉到市场的变化,意识到仅靠原来的蜡丸和老式膏、丹、丸等难以为继,率先在岭南开创了“中药西制”的先河。
岭南气候炎热多雨,乍暖乍寒,人们容易伤风咳嗽,而市面销售的枇杷露多是独味单方汤剂,治咳疗效不显著。潘郁生决意另辟蹊径,着手创制新药,复兴祖业。他将具有润肺镇咳作用的川贝母和有祛痰作用的桔梗与枇杷叶一起熬炼,为消除病人怕吃苦药的心理,还在药液中加上香料和糖浆,将汤剂改为糖浆剂。为使该剂耐久存放,又汲取了西药制剂方法,加进了苯甲酸等作防腐剂。
这个大胆汲取西药制剂方法创出的新药,最后定名为“潘高寿川贝枇杷露”,因取中西之长、四季可服且治咳效果显著,潘高寿川贝枇杷露声名鹊起,不仅成为潘高寿流传至今的“镇店之宝”,更被中医界称为我国治咳药物的“鼻祖”。
由于物美价廉,潘高寿川贝枇杷露很快打响了知名度。潘郁生看到了这款产品潜在的巨大市场,决意大力生产川贝枇杷露,潘高寿走上了生产治咳药物的专业化道路。1929年,潘高寿实行了多品牌战略。为了全力发展川贝枇杷露,潘郁生将长春洞潘高寿药铺作了分离处理,正式单独启用“潘高寿药行”品牌,专营川贝枇杷露,而原来的“长春洞”作为另一个品牌,继续经营蜡丸业的生产和销售。
改革开放以后,百花齐放,竞争激烈,“独抱琵琶”的潘高寿却一下子跌入谷底,被同行嘲笑“琵琶断弦”。
通过认真探究,潘高寿找到医治“断弦”症结的良方:重点开发治咳养肺药物系列,针对小孩、老人等不同对象,从单一产品向治咳药物系列方向发展。随后,成功推出了蛇胆川贝液、蜜炼川贝枇杷膏、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等拳头产品。市场销量豁然开朗。
如今,潘高寿又敏锐捕捉到雾霾这一新兴话题,联合上海复旦大学启动首个PM2.5伤害防治项目。潘高寿总经理杨东升表示很看好防治雾霾伤害产品的市场,“我相信这将是一片蓝海”。
解码三▶▷
营销推手
广告商标处处引领潮流
作为一家百年老店,潘高寿的广告营销意识可谓超前。早在民国二十六年,潘高寿就给自己打起了广告。
那时,潘高寿川贝枇杷露畅销各地,许多药行纷纷仿制,尤以香港诚济堂药行为甚。作为川贝枇杷露的独家创制者,潘郁生亲自撰写文章讨伐诚济堂。但无奈诚济堂早有预谋,抢先在香港注册,此案潘高寿最终败诉。
这件事给潘郁生敲响了警钟,对于品牌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油然而生。潘郁生毅然将房产变卖,用筹得的资金改良包装印刷。
为了突出川贝枇杷露的独创性,他以父亲潘百世和自己的画像作为商标,印成精致的包装盒。同时,还在包装盒正面两侧加印“劝人莫冒潘高寿,留些善果子孙收”讽刺伪劣冒牌者。如此精致独特的包装设计,让消费者一眼就记住了潘高寿,也让众多冒牌者望而却步。直到现在,香港及境外销售的“潘高寿川贝枇杷露”仍沿用这个包装。
此外,潘郁生还经常撰写一些关于潘高寿品牌和洋品牌对比的文章,发表在当时的报纸上。一时间,潘高寿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潘高寿文化传承人卢其福透露,上世纪80年代,故宫里就有潘高寿的立式广告牌,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当年,很多名媛雅士都是潘高寿的忠实粉丝。”
进入21世纪,市场上刮起了一阵国货复古风。潘高寿搭上了这股风潮,在潘高寿润喉糖和潘高寿龟苓膏的包装上下足了功夫。以润喉糖为例,包装采用传统的暗红色调,以民国上海女子为产品代言形象,以潘高寿楷书字体作为LOGO,以复古的金属壳为载体,整个产品极具国货复古韵味,得到了很好的市场反馈。
近日推出的防治PM2.5公益活动,更是快速提升了潘高寿的品牌形象。启动仪式上,潘高寿让员工戴着口罩骑行在马路上,呼吁市民重视雾霾影响。借此事件营销,潘高寿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度和品牌美誉度。
广州大学教授、广东老字号专家委员会委员马洁表示,时至今日,许多百年老店都面临着品牌老化的问题,如何延续和发展品牌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创新特别重要,尤其是产品和营销的创新,潘高寿一直在这方面不遗余力。”